郑州城市网

让好家风成为无言的教诲

时间:2022-08-30 16:47:37 编辑:hz|   阅读:9637

在现代社会,我们希望在与他人交往的过程中有适当的礼貌,我们也希望培养出不仅成绩好而且有良好礼貌的孩子。但是“教养”从何而来呢?“家风”不是一两天就能养成的,它需要长期的“润物无声”。

事实上,这是我们家的传统。一些家长希望把孩子送到名校,尽最大努力为孩子提供良好的环境,但他们往往忽略了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。建立良好的家庭传统,不需要父母有钱、高学历,但离不开父母的言行。比如,父母想让孩子读书,就一定要先读书,而不是低头玩手机,同样,我们想让孩子做今天的工作,就一定要改掉拖延的习惯。在家庭中,父母留给孩子的最宝贵的财富不是一本存折、一辆车、一张房产证,而是基于社会和良好家庭环境的良好教养。

事实上,家庭成员之间的共识是家庭风格。比如,父母和家人都爱读书,在工作上都勤奋,生活中都踏实,都善于思考,否则父母不同意,孩子自然就糊涂了,不知道该怎么办。好的家庭传统,不是强行执行,不是刻意要求,也是父母对孩子一种无声的熏陶,一种渗透式的教育,一种自然的规范。

事实上,爱是一种家庭传统。父母相亲相爱,父母和孩子相亲相爱,是一个家庭最重要的氛围。

相信你也会发现,身边那些有良好家庭传统的人,往往家庭生活和谐;我们身边都有懂事的孩子,也有“熊孩子”,其实不难发现,父母的教育和家庭作风对他们的影响,懂事的孩子往往有着良好的家庭教育和家庭作风。“家是最小的国家,一个国家是千家万户”,无论时代如何变化,良好的“家风”都会代代相传。

有些人一听到“家风”二字,总觉得离现代 生活有些遥远,但其实家风就在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中,家风就是一个家庭的道德准则,可以说与每个孩子的健康快乐成长息息相关;家庭传统是家庭的一面镜子,什么样的家庭传统会培养出什么样的孩子。

以钱穆、钱钟书等为代表的钱氏家风,可谓妇孺皆知,钱家辈出的人才中,再苦再难也要读书的例子,比比皆是,钱穆7岁那年被送到私塾读书。12岁时父亲撒手尘世。母亲宁愿忍受孤苦,也不让孩子辍学,于是钱穆得以继续就读。著名的科学家、教育家钱伟长的父亲也去世较早,当时很多乡邻劝钱伟长母亲,叫钱伟长早点去做手工,赚钱补贴家用,但钱伟长的母亲却说我们再苦再累,也要让他读书,有钱氏研究者曾说:“钱家人学习的目的性非常纯洁,他们对读书的热爱,完全是对知识的追求和热爱。”

一个好的家庭传统的传承就像一件精美的古董,经过许多人的精心呵护和打磨,在漫长的岁月中悄然积累,安静而温暖,成为家庭成员之间的精神纽带。一个人在家庭中尊老爱幼,谦虚谨慎,严于律己,那么他在单位、社会中一定能够表现出色。

“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个教室,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个老师。”在有条件的高校,要重视家庭教育相关专业的设立,开展学科建设和理论研究,培养一批专业的家庭教育指导人才,提高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的专业性、科学性和实效性。探索建立家庭、学校、社区三位一体的家庭教育公共服务体系,提出通过地方立法、专项资金投入等方式为家庭教育发展提供多重保障。

署名:刘晓飞

 友情链接: 财经 百姓资讯网